手机版

秋天到健康养生“动”起来

发布时间:2022-01-25   来源:网络整理    
字号:

  天已立秋,气温将逐渐转凉,秋季养生又成为最近的热门话题,网络上相关的“养生帖”层出不穷。省中医院专家提醒,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公众应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不可盲目相信各种养生“鸡汤文”。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夏季天气炎热晚上休息不好,白天容易犯困不难理解;然而到了秋高气爽金秋时节,人为何还会出现秋乏现象?省中医院专家表示,处暑代表三伏天气已近尾声,夏天的暑气虽即将退去,但天气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秋乏便会在这一时期出现,让人感觉浑身上下懒洋洋的。

  在炎热夏季,人的皮肤湿度和体温升高,由于大量出汗使水盐代谢失调,胃肠功能减弱,心血管和神经系统负担增加,再加上得不到充足睡眠和舒适的环境调节,人体往往会过度消耗能量。而到了秋季,人体出汗减少,体热的产生和散发以及水盐代谢也逐渐恢复到原有的平衡状态。由此人体进入一个生理休整阶段,一些潜伏在夏季的症状就会出现,机体也产生一种莫名的疲惫感,这种状况就是“秋乏”。同时,时至秋令,天地间阳气日退,阴寒渐生,虽秋高气爽,但气候渐凉,秋雨绵绵、落叶纷纷,景物逐渐处于萧条状态,极易使人感到压抑,产生悲伤忧愁之感。中医认为,秋季主悲,可损伤肺气,也会使抗病能力下降。

  “这一季节,应调摄精神,注重修身养心安情绪、敛神气、清肺气,使人的形体和精神活动与秋天阴升阳降、阳气开始收敛之状态相适应,才符合自然规律之‘养收之道’。 ”专家建议,随着天气渐渐变凉,应适时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宜早卧早起,秋季的最佳睡眠时间段是在晚上10时至第二天5时。适当的午睡有利于化解困顿情绪,消除疲乏的感觉,但要注意的是,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以30分钟到1个小时为宜。

  适当的有氧运动,以增加血液中的含氧量,使大脑的氧气供应充足,有助于疲劳消失,但以醒脑为目的的活动要以散步、太极等轻松平缓的项目为主,强度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再导致体力疲劳。入秋后,日照时间减少,褪黑激素相对增多,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受到抑制,人的情绪容易低沉,因此要注意增加阳光的照射。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经过夏季高温的消磨,人体在秋天处于相对虚弱状态。立秋刚过,微信圈里关于“贴秋膘”的各种文章成了热门。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刘健提醒,“贴秋膘”不等于“吃肉”,并非人人适合,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平衡营养饮食。

  “贴秋膘”是中医“天人相应”及“未病先防”思想的体现,很多人有认识误区,常简单地以为入秋后就该多多吃肉、“以肉贴膘”。其实不然。初立秋,炎夏余热未消,人体消化功能还较差,若立刻大量进补,会增加脾胃负担,导致出现恶心、食欲不振、伤食、腹泻等症状,这就是所谓的 ‘虚不受补’。 ”专家强调,立秋后一个月内,最好先调理身体,排排暑湿再进补。中医所谓“进补”,更多是指根据季节变化特点、个人身体体质等来综合调整,而非千篇一律地吃肉、吃补品,“秋天天气比较燥,肥腻的肉类、油炸食品不宜多吃,否则人体很容易‘上火’和消化不良。 ”因此,不管是秋季还是其他季节,进补都应该在分清体质虚实的基础上,与自然环境的变化保持一致。秋季人体燥热较大,应以滋阴润燥、调理脾胃为主,尤其是对于一些体质比较虚弱的人来说,更应该调理好脾胃的消化功能,为冬季进补打下良好基础,这正是中医理论所说“秋收”“冬藏”的含义。

  具体来说,秋季进补应遵循两点原则,一是不要无病进补。每个人都有个体差异,中医强调“辨体论证”,进补之前应请医生诊断自己属于何种体质,再根据寒热虚实的不同情况,辨明脏腑、阴阳、气血等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进补方式。二是不要过度进补。 “秋季更适合平补,应通过均衡饮食来达到进补的目的,千万不能一味地补脂肪,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贴补食材。 ”刘健建议,进补前期可以先以清淡、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鱼、瘦肉、禽蛋和莲子等,同时适量补充奶制品、豆类、新鲜蔬果,尤其要注重足量蛋白质的摄入,“‘贴秋膘’要遵循食物营养金字塔的规律,以补充谷物和蔬果为主,合理控制豆奶制品、肉蛋、油脂类食物的比重。 ”

图说天下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