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时报记者 黄兰君)近年来,“人造假鸡蛋”的新闻层出不穷,在各种新闻中,“假鸡蛋”造型各式各样:有说是橡胶状的,蛋黄可当乒乓球;有说怎么煮都不能成型;还有的发现打开就蛋黄蛋清混在一起。这些鸡蛋都被打上“假鸡蛋”的标签。这些真的都是假鸡蛋吗?专家表示,有些“假鸡蛋”只是一些异型蛋。
在诸多“假鸡蛋”报道中,最常出现的就是弹性异常大的“橡皮蛋”。解放军309医院营养科主任左小霞介绍,橡皮蛋通常与饲料有关,饲料中含有过多的棉籽饼粕会使蛋白质变形,造就这样的异常鸡蛋。另外,长期放置、或者饲料重金属含量过高也可使鸡蛋变成橡胶状。
左小霞表示,和人发育异常一样,还有的鸡蛋会因为输卵管的逆向蠕动,让刚刚成型的鸡蛋又“回炉包装”一次,出现有两层蛋壳的“蛋包蛋”现象。还有一些“散黄蛋”,可能是鸡蛋受到剧烈的颠簸,或者放置过久,蛋黄膜失去弹性、破裂,导致蛋白蛋黄混在一起,形成散黄蛋。另外,细菌侵入鸡蛋,破坏蛋白质结构及膜结构,也会引起散黄。
这些鸡蛋都不能称之为假鸡蛋,只算得上异常的鸡蛋。不过也需慎重食用,因为它们可能暗示鸡蛋本身变质了。
至于很多人提到的人工造的鸡蛋,这是可以实现的。左小霞解释说,人造鸡蛋从蛋清、蛋黄到蛋壳都是可以人工合成。为了在外观上和普通的真鸡蛋难以辨别,所以很多假鸡蛋会添加明矾、明胶和色素。通常,海藻酸钠、氯化钙、硬脂酸、食用色素、食用石蜡和氧化钙也常被用作人造鸡蛋的原材料。无一例外,这些合成的物质进入人体后,首先会伤及脾胃和肾脏。健康时报就曾曝光过此类假鸡蛋的制造流程(详见《健康时报》2010-10-21第03版《一枚人造鸡蛋的诞生记》)。
至于网络上流传的简单快捷教做假鸡蛋的广告,早在2010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就曝光不过是骗取学费的噱头,真正要做到以假乱真并非易事。
当然,现在香港出现了一个真的可以吃的人工鸡蛋,这是一种以黄豆为原料制作出的植物蛋。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从所公开信息来看,这种人造鸡蛋的安全性是可以保证的,不过营养价值肯定比不上真正的鸡蛋。
闭经40载险丧命,竟是因为这个病
体重270斤姑娘肚里长了排球大的肿瘤,医生有点犯难
13岁女孩长了卵巢畸胎瘤,一查妈妈也得过这个病
12岁男孩坚持“吸母乳”,每天3次不给就发火 孩子什
染发真的会致癌吗?染发要注意哪些事项
Angelababy冲浪秀大好身材 怎么拥有好身材
女德班称戴美瞳女生不正经 劣质彩色隐形眼睛有致失
家暴不是家务事 女人如何预防和应对家暴
从0.79千克到3.3千克:山西“巴掌婴儿”出院
严守这10条 能够帮你预防70%的育儿错误
娃大喊大叫容易伤“声” 做好“11条”防嗓音疾
提升哺乳期妈妈营养健康,重在“均衡”
春季小儿养护肝脏正当时
研究表明安慰剂能缓解儿童咳嗽
女孩子的私处什么气味才正常?
啪啪啪能够缓解痛经,这事靠谱吗?
壮阳药物不是人人能用
白露开始不要露,常搓耳朵多吃梨!
立冬应知道的养生知识
冬季进补 需要辨清自身体质
中医养生推荐四款补肾御寒食疗方
冬季养生 怎么预防脑血管病(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