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趣头条”客户端,小编发现,大部分热文标题都是一些抓眼球、猎奇的内容,大多是“震惊”“神秘”、“哭笑不得”、“竟然”等字眼。像这个标题《男子吞下30多片药后神秘失踪 只因妻子说了这句话》,打开一看,不过就是一句“我要和你离婚”的话罢了。

一篇篇毫无营养的文章,偏偏要搞出点噱头,虽说趣头条官方也曾承认,平台上洗稿、拼凑的内容非常多,需要不断调整规则,让好的原创内容浮上来。
可事实上,趣头条真的这样做了吗?据小编观察,趣头条不但没有在内容上改进提升,反而不断加码“狗皮膏药”式的广告,不管是哪个频道,每刷新一次更新十条信息,就会出现两至三条广告。妇科、男科、保健品类广告、地产、租房、减肥广告,应有尽有,无处不在,甚至还有一些疑似莆田系医疗广告和一些老掉牙的“电视购物”广告。

这种行为违反了中国广告法,未来或有被强制下架的风险,但仍保不齐趣头条”顶风作案“。更奇怪的是,用户竟对这个尚未获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平台所产出的内容如此“买账”。据趣头条公开数据显示,平台男女用户的比例大约为3:7,周人均打开次数超过50次,日均评论量超过28万条,人均阅读数超过20篇。而在如此蹊跷的数据背后,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是利益的驱使,而非内容的吸引了。
利用“金钱”刺激的阅读交易,必将面临的尴尬是:没有人会真正把趣头条当作新闻APP,也根本没有人真心实意地主动阅读。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说道,“趣头条花钱买流量,不是一种可以长期稳定发展的模式。打铁还需自身硬,优质内容与虚假信息混杂在一起,将遭到市场的‘惩罚’。”

当一款新闻APP,从开始就没把“传递信息和知识价值”当作发展的第一要义。而是去颠覆人们对知识的基本信仰,“一意孤行”地允许“低俗、抄袭、补贴、传销”等模式,不断吞噬着作为一家媒体平台的良心,最终,恐怕还是逃不过像今日头条、一点资讯那样被监管的命运。
在“下沉市场”的遮羞布下,“趣头条”的垃圾内容,带来的垃圾流量,或许不是敛财的利器,而是毁灭性的灾难。
闭经40载险丧命,竟是因为这个病
体重270斤姑娘肚里长了排球大的肿瘤,医生有点犯难
13岁女孩长了卵巢畸胎瘤,一查妈妈也得过这个病
12岁男孩坚持“吸母乳”,每天3次不给就发火 孩子什
染发真的会致癌吗?染发要注意哪些事项
Angelababy冲浪秀大好身材 怎么拥有好身材
女德班称戴美瞳女生不正经 劣质彩色隐形眼睛有致失
家暴不是家务事 女人如何预防和应对家暴
从0.79千克到3.3千克:山西“巴掌婴儿”出院
严守这10条 能够帮你预防70%的育儿错误
娃大喊大叫容易伤“声” 做好“11条”防嗓音疾
提升哺乳期妈妈营养健康,重在“均衡”
春季小儿养护肝脏正当时
研究表明安慰剂能缓解儿童咳嗽
女孩子的私处什么气味才正常?
啪啪啪能够缓解痛经,这事靠谱吗?
壮阳药物不是人人能用
白露开始不要露,常搓耳朵多吃梨!
立冬应知道的养生知识
冬季进补 需要辨清自身体质
中医养生推荐四款补肾御寒食疗方
冬季养生 怎么预防脑血管病(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