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阚海东教授和王伟炳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一项研究发现,天气转暖可能不会减少新冠病毒传播,温度、相对湿度和紫外线辐射等气候因素与新冠病毒的传播无关,依赖气温升高控制疫情的假说可能“为时过早”。该论文已发表在最新一期欧洲呼吸学会旗下的《欧洲呼吸杂志》上。
既往对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和环境温度的关联研究经验表明,流感或2003年的SARS都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即病毒需要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生存,随着气温升高其传播能力有所下降。如今,随着天气转暖,新冠疫情能否得到缓解?
为搞清楚这一问题,阚海东、王伟炳研究团队收集了截至今年3月9日至少有10例确诊病例的中国224个城市(湖北省外207个)的病例数据和气象数据,并选取截至2月10日(湖北省疫情高峰时间)确诊病例数50例以上的62座城市(湖北省外50个),计算了病毒的基本再生数(R0,即在无干预的情况下,一个感染者平均传染人数)。数据显示,R0最高的3个城市和累计发病率最高的15个城市都在湖北省。
上述244座城市的气温范围在零下17.8℃到22.0℃不等,平均5.9℃,发现气温与累计发病率和R0都没有显著关联;在调整相对湿度和气温后,相似地紫外线强度与累计发病率和R0也都没有显著关联。无论在湖北省内外,这一发现都是一致的。这提示,温度升高或紫外线强度增加可能都不会影响新冠病毒的传播能力;研究团队也没有观察到相对湿度、温度与累计发病率或R0有明显关联。
阚海东说,以往也出现过其他传染病没有表现出气候影响,如在阿拉伯半岛高达45℃的环境下,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仍有流行。当年SRAS在夏季消失,可能是季节性传播,也可能是有效防控措施的效果。
研究团队指出,目前研究数据尚有局限,其次,防控措施、城市化程度、医疗资源可及性等因素也可能影响研究结论,但总体来说, “目前研究发现不支持环境温度和紫外线辐射可以减少新冠病毒传播的假说。”(记者 孙国根)
闭经40载险丧命,竟是因为这个病
体重270斤姑娘肚里长了排球大的肿瘤,医生有点犯难
13岁女孩长了卵巢畸胎瘤,一查妈妈也得过这个病
12岁男孩坚持“吸母乳”,每天3次不给就发火 孩子什
染发真的会致癌吗?染发要注意哪些事项
Angelababy冲浪秀大好身材 怎么拥有好身材
女德班称戴美瞳女生不正经 劣质彩色隐形眼睛有致失
家暴不是家务事 女人如何预防和应对家暴
从0.79千克到3.3千克:山西“巴掌婴儿”出院
严守这10条 能够帮你预防70%的育儿错误
娃大喊大叫容易伤“声” 做好“11条”防嗓音疾
提升哺乳期妈妈营养健康,重在“均衡”
春季小儿养护肝脏正当时
研究表明安慰剂能缓解儿童咳嗽
女孩子的私处什么气味才正常?
啪啪啪能够缓解痛经,这事靠谱吗?
壮阳药物不是人人能用
白露开始不要露,常搓耳朵多吃梨!
立冬应知道的养生知识
冬季进补 需要辨清自身体质
中医养生推荐四款补肾御寒食疗方
冬季养生 怎么预防脑血管病(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