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流感病毒“二三事”

发布时间:2021-04-07   来源:网络整理    
字号:

文 | 药渡咨询刘恕团队

 

1、流感病毒传染性强,易发生突变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的传染性强,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流感病毒特别是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而使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已多次引起全世界的暴发流行。临床特点为上呼吸道卡他症状较轻,而高热、头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较重。

 

人流感病毒为单链负链RNA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病毒颗粒呈球形或杆状,直径80-120 nm。病毒表面有一层薄膜,由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H或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或NA)构成,二者均具有抗原性,是甲型流感病毒分亚型的主要依据。病毒的核心由核蛋白NP、多聚酶和RNA组成,其中NP和病毒核酸共同组成核糖核蛋白复合体(Ribonucleoprotein,RNP)[1]。

 

根据核蛋白和基质蛋白抗原性的不同,将流感病毒分为甲(A)型、乙(B)型、丙(C)型,其中,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主要抗原决定簇HA和NA均为跨膜糖蛋白。基于HA和NA抗原性的不同,现可将甲型流感分为18个H亚型(H1-H18)和11个N亚型(N1~N11)。其中,人类流感主要与H1、H2、H3和N1、N2亚型有关。感染人和动物甲型流感病毒有部分共同抗原成分,但一般彼此之间不发生交叉感染。但是,近些年发现禽流感病毒某些亚型如H5N1、H9N2、H7N7、H7N9型可通过抗原变异后直接感染人类。针对HA的抗体为中和性抗体,能够结合宿主细胞的病毒受体或阻止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来抵抗流感病毒感染。NA可以促进子代病毒从宿主细胞内释放,抗NA抗体虽不具有保护性但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病毒的复制,减轻感染后病情的严重程度。

 

流感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C,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流感症状。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常以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表现。无并发症者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4天后发热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较长时间。

 

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肺炎,其他并发症有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伤、肌炎和横纹肌溶解、脓毒性休克等。

 

2、流感病毒人群普遍易感

 

传染源:流感病毒的传染源主要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7天,儿童、免疫功能受损及危重患者排毒时间可超过1周。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主要为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需引起警惕。

 

易感人群:流感病毒人群普遍易感,但特定人群感染后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2]:

 

1)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2)年龄≥65岁的老年人;

 

3)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抑制等;

 

4)肥胖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大于30;

 

5)妊娠及围产期妇女。

 

季节性特征:流感病毒传染具有季节性特征。流感病毒每年在温带的秋冬季节都引起大量散发性呼吸道疾病(季节性流行病)。甲乙型流感病毒季节性的流行常有两个高峰,一是在校学生及其邻居中(一般为年轻人),第二是在闭居家中者和半封闭的机构中的人,尤其是老年人。乙型流感病毒一般引起较轻的呼吸系统疾病,但在每3~5年的流行中可导致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尽管在某一时期的流行多由单一血清型引起,不同型的流感病毒可以先后在某一地区出现或者同时出现但不同地区的优势株不同 [2]。

 

类型特征:

 

 

图1 2018-2019年全球流感分布

 

数据来源:WHO流感流行病学周报[3]

 

图说天下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